当前位置:首页 >

地名趣谈

凤凰岭轶事(六)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12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凤凰岭轶事(六)

铮铮铁骨

记红拳高手----马落福

(一)

马氏二爷真优秀,人有危难施援救。

单手托起大木车,被送外号气死牛。

话说在凤凰岭村中,居住有马姓一族。据说这马氏一族,是因为与孙姓人有亲戚关系,才从外地搬迁来此,虽然人数不少,但比孙姓、刘姓就少了许多。这马氏家族几辈都是些、老实巴交普通种地的老百姓,没有高官显贵和财主富豪。但在清朝年间,普通的马家却出现了一位好汉,人称马二爷。马二爷大号叫马落福,高辈分和同辈的人都喊二福,他家共有弟兄三人,哥哥和弟弟也都是老实的种田人。马落福如果没人指点,外人谁也看不出他有特别之处,也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家汉子。他的祖上几辈都是习武出身,并且在当很有些名气,所以他从小就受到熏陶,几岁就跟着大人习武拉架子,练就了一身的好功夫,尤其是单刀和长枪耍的出神入化,另一个是长拳打的棒,(长拳-----洪拳中的一套拳法)听说他一个鹞子翻身,能从大八仙桌这头翻到那头,纵身能跃上六尺多高的墙头。马落福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身材魁梧,相貌堂堂的大小伙子了,他爱打抱不平,行侠仗义,在村里及周边庄上有很高的威信。一日,马二爷闲暇无事揣着两岁多的女儿,到街上闲玩,刚出胡同口,就听到在南大街那边传来叫喊声,他抬头往前观看,只见南大街那边有一群人围在一起叫喊,马二爷见喊的那么热闹,认为是有玩把戏耍猴的。玩把戏耍猴:(指那些游走四乡的江湖艺人,民间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玩大把戏的。一进村,二话不说,“咣咣咣咣”,一阵锣声响起,大伙儿就明白:哦,玩大把戏的来了。爱热闹的小孩子,高兴得上蹿下跳,满街吆喝:玩大把戏的来了!玩大把戏的来了!于是很快就聚集了很多人。“小小铜锣圆悠悠,五湖四海皆朋友。南地收来南地去,北地收来北地游。南地北地皆不收,黄河两岸度春秋。小的我今日有难,来到贵地,望老少爷儿们有钱捧个钱场,没钱捧个人场,在下给老少爷儿们鞠躬了。”开场白、罗圈揖之后,还要谦虚一番,免得得罪了在场高人,自找麻烦,俗称“踢门槛儿”,而且要神情庄重、语气凝重,“头顶青天,足踏宝地,班门弄斧,微末技艺,各位武林前辈、当地师傅,请高抬贵手,赏小的一碗饭吃,改日定当登门叩谢!”这一套子弄完,才开始献艺,或表演刀枪剑戟、拳脚套路,或对打;功夫深的,还表演油锤灌顶、掌劈砖头、吞剑吐火等惊险节目。表演完毕,开始收钱。“无君子不养艺人”,大部分村民心地善良,人家跑江湖卖艺挺不容易,有钱的就出几个小钱,没钱的就回家端碗粮食。有的江湖艺人嘴皮子耍得好,而没什么真功夫,说上一大串,耍几下三脚猫功夫,然后开始推销狗皮膏药、大力丸、跌打丸,明显是糊弄人的,百姓称之为“跑江湖卖当的”或“卖狗皮膏药的”。生活中如果某人光耍嘴皮子不办实事,大家就会说:“这家伙是‘跑江湖卖当的’或‘卖狗皮膏药的’出身。”孩子们最爱看的不是拳脚功夫,而是耍猴和木偶戏。耍猴俗称“玩猴”,玩猴人左手牵猴、提锣,右手拿小鞭、锣锤,牵着猴、敲着锣转几圈,打开场子,然后呼唤猴子翻跟头、直立、倒立、行礼、鞠躬、磕头,引得观众笑声阵阵。表演完简单动作,还要表演一些带有小情节的节目,比如拿出一个木箱,里面装有帽子、衣服。“老猴,不穿衣服多难看,你去挑件衣服穿上,给老少爷儿们看看。”玩猴人说。猴子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似乎能听懂人话,就打开箱子,翻一通,穿上衣服。“有衣无帽,不够一套,再戴顶帽子让老少爷儿们看看。”玩猴人继续指挥。猴子就翻来覆去地挑帽子、戴帽子,最后才选择一顶官帽戴上。玩猴人借题发挥:“瞧瞧这畜生,尖嘴猴腮的,还想当官。”因为迎合了百姓痛恨贪官污吏的心理,所以就会赢得一阵掌声。最好笑的是猴子假意不听使唤,玩猴人就假意用鞭子抽打,猴子却冷不防蹿上去,夺下玩猴人手中的鞭子扔到一边,这最让小孩子们高兴。木偶戏有提偶和托偶两种,提偶比较常见,用细线提着木偶,做各种动作;托偶是托棍木偶。托偶没有提偶灵活,木偶的动作滑稽可笑,人们如果形容某个人摇头晃脑,就会说:“看你的头摇得像玩托偶似的。”小把戏多指小魔术,小魔术俗称变戏法,艺人经常在集市或庙会上摆摊表演。有个关于变戏法的故事很流行:一个变戏法的刚摆好摊子,一个卖梨的商贩说这是他的摊位。争执不下,变戏法的只好让步,退到一旁设摊。集市上人很多,变戏法的问,大家想不想免费吃梨?大家当然想。变戏法的在空中一抓,用毛巾盖住手,口中念念有词,撤去毛巾,手心里托着一个梨。吃完梨后,他把梨核埋在地下,毛巾一盖,说:“快长!”毛巾一撤,地上长出了一棵梨树苗;又用单子盖住树苗,说:“开花结果!”只见单子下面有东西慢慢往上顶,撤去单子,神了,一棵枝繁叶茂的梨树上结满了梨。大伙儿一拥而上,很快把一树的梨摘光吃净,连那个卖梨的都被吸引了过去,而且还吃了两个梨。他高高兴兴地回到梨摊上,傻眼了,两筐梨一个也没有了。大家都说,变戏法的得罪不起,他们会“魔法”,让人如在梦境。当然,这个故事带有聊斋味儿,魔术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欺骗性和趣味性的艺术,许多玩魔术的耍的都是小伎俩,揭开谜底,都很简单,所以民间称魔术为“小把戏”。人们讽刺那些耍小聪明骗人的人,就会说:“别耍你那小把戏”)便走到人群那边去看,他挤进人群后一看,见不是玩把戏的。原来是一辆大木轱辘车陷入了稀泥中,人们呐喊是给拉车的两头黄牛助威鼓劲。紧临黄河边的凤凰岭村,在解放前经常遭到洪水的袭击,当地人为了防洪水,都把自己的宅基垫的很高,由于各家的人力物力不一样,又没有人统一组织管理,所以胡同、大街出现了高低不平,形成了一些低洼,这些低洼一旦遇见了雨雪天,就很容易形成泥坑,车子三两一碾就形成了大泥坑,加上当地又是粘土性质的土层,好几天都干不了,陷车的事是经常发生,眼前这辆被陷进去的大车,就是外村走亲戚路过的,因赶车人不小心,车才被陷进了泥坑。两头黄牛用尽了力气也拉不出来,村民见四周都是稀泥污水,虽然有人在积极想办法,却也没一个主动靠近点去推的。我想,这与那生活艰苦的年月有点关系,大伙不是不想帮忙,当时百姓生活确实很艰苦,衣服少又没有皮靴,况且又到了冬季,天气寒冷,下去帮推车弄湿了衣服没法换,不象现在人生活富足衣服多,湿了破了再换一身,更没有什么三马车、拖拉机给拖一下。此时车上的妇女和孩子,被吓的脸都变了色,也就正在大伙七嘴八舌嚷嚷着如何办时,马二爷赶巧到了跟前。看明了情况后,他围着车转了一圈,上前给赶车的把式说:“哎,大哥,我喊一二三,你在前面赶牛,我在后面帮你推车,保你能出去”,车把式见他一个人,一脸的疑惑,刚想问点什么。这时,旁边有人喊道:“他是俺村的架子手、大力士马二福,他准能把车给你弄出去”。车把式连忙说:“吆!感情你就是人称架子高手的马二爷,说着对马落福抱拳问了个好”, 马落福说:“是我,不用客气”,车把式说:“好!您受累了,有您准成”。只见马落福侧身单手伸到车梆底下,随着一二三的喊声,陷入泥中的大木车后尾被慢慢抬出了泥坑,两头牛随着吆喝声也用力,就这样顺势把车拉了出来。哎呀!这大木车加上车上的人,咋说也得有好几百斤重,他用单手就搬了起来,真是神力呀,车把式连忙过来施礼道谢!可这时候旁边有人大喊了一声:“马二爷,你的孩子,”啊!马落福此时才想起来,刚才忙着救人,忘了自己还揣着孩子。刚才大家都把注意力用在了车上,没人在意其他的,等把车推出来后,当大家把目光转移到了马落福身上时才看清,在马落福的大棉袄里有一个小孩,这才大喊了一声。马落福听到喊声,连忙把孩子周正过来,只见女儿脸色蜡黄,双眼圆睁,这是他用力推车时,女儿在大袄里被勒成这样。(旧社会在农村,由于生活困难,一到冬季为了给小孩取暖,白天大人就会把小孩揣在怀里,外面用布带子捆在腰间,交叉从前胸束到后背,将小孩捆住,用大人的体温暖小孩,一般是女人,但冬天是农闲季节,很多男人也帮助看孩子,这样能让妇女多做些针线活和家务活,男人看小一点的孩子也是这种行套,所以马二爷把小孩揣在棉大袄里很正常。)他急忙把孩子放在木车的棉被上,(过去农村冬季串亲戚外出,只要坐车都有棉被,一是垫着坐舒服,二是防寒暖活,现在还有不少人坐三马车、拖拉机时也放棉被。)拍拍胸口、掐掐人中又喊又叫,约有五分钟,孩子慢慢缓了过来,大家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就这样马二爷单手托车救人,差一点勒死自己孩子的事,很快传了出去,同时也得了一个绰号“气死牛”。

                        (二)

手拄双拐追杆兵,保住一方人太平

身虽残疾侠胆在,豪杰神勇留美名

    由于马落福武艺高强,在那兵慌马乱的年月里,附近的老缺(老缺:类似土匪的坏人)没有敢来惹事的。但在黄河南岸有一股杆子,(当地人有时也叫他们老缺),他们早就想到黄河这边来抢一下。因为凤凰岭在这方圆几十里,当时是一个大集市,本村和临村有不少做买卖的,要比一般种庄稼的人富裕。老缺们很想到集上弄两钱花花,就因为听说过马二爷厉害,才一直没有过河,但杆子们心里总是惦记着。于是他们就商量了一个计谋,意思是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听说这马二爷豪气,我们就说软话请他过来,说好听的不行我们再来硬的。他们计划好后,便派了个能说会道的人,带上礼物来请马二爷,见到马落福后对他说:“我们非常羡慕您马二爷的为人和满身的武艺,我们那边有不少拉架子的,想请您过去盘桓几日教他们两手,给您老也传传名。”马落福听来人这么说,心里很高兴,虽然他对这伙人的名声也知道一点,但隔着黄河没交往过,到底如何他也不知道,既然他们邀请不妨就过去看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以后不来往就是了,想到此,他爽快的答应了,来人一听马二爷答应了,非常高兴,马上派人先去河南岸送信,要好好迎接马二爷。再看这边,真是艺高人胆大,马二爷是什么人没带,什么兵器也没拿,一个人只身空拳跟着人家,就来到了河南岸的杆子香口。杆子大头领接到信后很是高兴,马上安排人挂红扫街,由首领亲自迎接。他们商量的对策是,在给马二爷的接风宴上,用车轮战术敬酒,把他灌醉后绑起来,然后逼他答应我们的条件。马二爷如期来到了杆子的香口驻地,只见大门两旁站满了迎接他的人,一个个施礼鞠躬满脸的笑容,一个劲地谦恭客气,马二爷是十分的高兴,抱拳寒喧,马二爷被前呼后拥的请到了大厅。只见宽敞的大厅里已摆好了酒宴,马二爷被请上座,酒过几巡,酒席间都是一些客气奉承言语。这时,杆子的头头过来开始敬酒,刚开始马二爷还提醒自己注意少喝点,但在喝酒期间,杆子们只说了一些拉架子练武的话,其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喝酒,这样他渐渐的也放松了警惕,随着喝酒的进程,敬酒的人连续不断,把个马二爷夸的、敬的向花一样,再加上酒的力量,不多大会他就被灌醉晕乎了……。忽然,马二爷被冰冷的水激醒,他睁开眼一看,自己是已经被绑在大厅的柱子上,满大厅的人再看着自己,马二爷此时一切都明白了。心里骂道,他妈的,什么叫我来玩几天教教徒弟,感情是鸿门宴,是给我下了个套。他并没马上急,仗着好武功量他们能咋地。于是,慢慢地说道:“朋友,你们把我绑起来是什么意思”?杆子头道:“马二爷,今天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必要再瞒你了,我们很早就想过河到凤凰岭集上弄点钱花花,就因为你有两下子,人仗义耿直,我们才没有冒然过去,今天有两条路供你选,要是聪明人就应该知道走那条道。这一个是:你写下保证书,不管我们的事,那天我们去知会你一声,你别在家装不知道,事成后我们会给你好处。第二个是:什么也不答应,当你的好汉,做你的英雄,事情不大你看着办吧”。马二爷一听大怒:“弄了半天你们是这意思,你们这帮浑蛋,用这种下流手段,有本事我们比试比试,打赢了老子你们爱咋地咋地,用这种下三烂的手段老子看不起你们,我死也不答应,要杀要刮随便”。杆子们不管怎么劝说,他就是不答应,后来就以杀他恐吓,马二爷还是不答应,杆子们没办法,狠心把马二爷的腿给打折了,扔在了荒郊野外,让其自生自灭。有人要问了,咋不把他杀了省事,杆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是明着把马二爷请来的,要是把他整死了,一旦走漏了风声,官府查下来有麻烦的,他的师兄弟和徒弟们是要报仇的,要是把他弄残废了就不一样了,别人问起我们就说是比武伤的,或者说他自己喝醉酒栽的,只要没人命就好说,人不是在我们地盘上残废的就没事,残废了没武功了,影响不到我们就行了。所以杆子们才没有杀马二爷,只是把他的腿砸折了。马落福腿被打折后,被仍在了荒郊野地里。此时,醒过来的马二爷没有办法了,在此地他举目无亲,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地方,依着太阳辨别的方位,强忍着痛连滚带爬,靠着坚韧的毅力,用了三四天时间,才艰难的回到了家里。回到家里的马二爷,越想越生气,还不能讲实情,都是自己贪酒惹的事。于是,他把家里的酒壶、酒杯全砸了,从此是滴酒不沾。由于当时条件有限,他的腿没能及时治疗,受到了细菌感染,人们再看到马二爷时,他已是拄着双拐了。马落福虽然腿残了,但上身的功夫没失多少,他也想过去报仇,总觉得是自已逞能喝酒出的事,没脸和别人说,自已去找那帮杆子他们人又太多,带人去又拿不出挨打的证据,只能先憋在心里。他心里明白,杆子们的用意是要来集上抢劫,既然他们有这个想法,又用计害我,虽说在我这里阴谋没得逞,他们是不会死心的,一定会来集上抢劫。所以他腿伤好了以后,每逢村里成大集的日子,他都会巡查一遍,巡查杆子的踪迹,提防他们来骚扰百姓,如果他们敢来,我一定要报仇,同时也为百姓除害。

    再说河南岸的杆子头目,正如马二爷所料,他也没忘记河对岸的凤凰岭,时刻想来集上走一趟,但是心里一直犯嘀咕,虽然前一段用计,把武艺高强的马二爷给弄残废了,他到底是死了,还是怎么样了,残了,残的程度如何,功夫失没失,一直心里没个底。他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他的这些举动都被三当家的看到,于是过来说:“老大,我看你这一段心神不宁,还是不是为了到凤凰岭集上的事犯愁,”老大道:“是,不知道那个马二爷的情况,我不敢轻易地带弟兄们去。”老三说:“大哥,这样吧,我先去踩踩点打探打探,看那马二爷到底如何了,回来后再说。”老大点头大喜道:“好兄弟,那你就辛苦去一趟把,千万小心,情况不好就扯呼”。 扯呼:逃跑之意。(古代土匪或者强盗等做案时发现事情不妙,叫风紧。扯呼是赶快跑)。这天,正逢凤凰岭大集,只见集上人山人海,人们都在忙碌着自己的活计,谁也没在意在赶集人群当中,有一个特别的人物。他就是黄河南岸杆子老缺三当家的,只见他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别人赶集都是专心致至买卖交易,他却在寻找马二爷,找了半天没看见,此时已是快晌午了,他觉着有些口渴,便坐在一个卖茶的座位上休息,买了碗水喝,想借此顺便打听一下,他趁小二来倒水便问道:“小二哥,我给你打听个人”小二说:“客人请问”。“我听说咱们这里有个叫马落福的,人称马二爷,武功很好是个人物,听说此人架子拉的不错挺有本事,不知是否真的?”小二说:“客官,看来你不是我们当地人,怎么连马二爷都不知道”三当家的说:“是,我是黄河南岸山东地的离这里远。”小二说:“怪不得,连马二爷都不知道,马二爷武功可高了,架子手都没他拉的好,只可惜听说前一段被人胡弄了,遭了暗算落下了残疾,人虽没事但听说以后要拄拐了”。三当家的听到此,心里一阵窃喜,姓马的他命真大,居然没有死,但成了残废拄了拐也算不错,起码他拄拐就证明伤的不轻,前些天的功夫没白费。想到此,他马上问道:“马二爷现在还能出来吗?他现在还有那么厉害吗?”小二道:“他虽然残疾拄着拐,武功啥样我不知道,但他每逢集上就出来转转,刚才我还看到他哪”。小二还要说什么,正巧其他客人催倒水他就跑走了。三当家的听小二说,马二爷虽然残废了还能到集上转悠,他马上害怕起来。因为他认识马二爷,马二爷也认识他,在杆子驻地的宴会上他们打过交道,他也知道马二爷的厉害,他连忙抬头四处观望。忽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啊!马二爷,是马二爷,于此同时,在集上转悠的马二爷,在不远处也看到了他。只听马二爷大吼一声,“呔!”再看这边三当家的,呼地一声站起来撒腿就跑,那边马二爷大喊:“站住,你别走,你个混蛋,站住”!三当家他心想,不走,不走是傻子,站住,我找揍挨打呀!只见他一头扎在人群里,一窜一跳的使劲往前跑。由于马二爷一叫喊,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集市上就有点乱哄哄的,况且马二爷又拄着拐,所以在人群当中特别难走。就这样他喊着追着很快就出了街口,因为有人群阻挡,马二爷与杆子老缺三当家的就有了一段距离。他们就这样一个在前面跑,一个在后面追,不一会就追出了五六里地,距离越来越近。前面的三当家里,现在最狠的是他爹妈,为什么不多给他生两条腿,此时好让他跑的快点,想是想,但眼下最现实的还是用两条腿拼命的跑。在后面的马二爷双拐翻飞追着,拐头只划的尘土飞扬,距离正一点点的缩小。正在这紧张的时刻,一条大河横在了面前,原来他们已经来到了黄河边。三当家的看见了黄河,心里那个高兴,这下我可活命了。他把最后吃奶的劲都用上了,飞奔跑到黄河岸边,纵身跃上了停在那儿的木船上,小楼罗用槁一撑船就离了岸。此时,马二爷也追到了河边,就差那么一点让他给跑了,马二爷又气又急,没办法只能眼看着载老缺的船远去。杆子三当家的总算拣了条命,灰头土脸回到了香口,见到了大当家的,把整个过程做了禀报,“大哥,这次要不是黄河救了我的命,我就死在那个马二爷手下了,他拄着双拐像飞一样追了我好几里地,我看他虽然残废了,但功夫没减多少,咱要想过河去凤凰岭集上,你还得掂量掂量”。老大一听他说的这种情况,心里也犯了怵,最后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到底也没有下决心过河。就这样黄河南岸的杆子,屈于马二爷的神威,始终也没有来凤凰岭集上骚扰,神勇的马二爷保护了一方的平安。从此,他的名声也就更响亮了,他柱双拐追杆子的事,也很快传遍了方圆几十里的村村庄庄的家家户户。(孙仪朝)

 

[ 打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