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技术

影响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

来源:畜牧局 作者:畜牧局 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8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1、消毒剂的性质 各种消毒剂,由于其本身的化学特性和化学结构不同,因而其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也不相同,所以各类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也不一致。

2、消毒剂的浓度 在一定的范围内,消毒剂的浓度越大,其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也越强。但是消毒剂浓度的增加是有限度的,超越此限度时,并不一定能提高消毒效力,有时一些消毒剂的杀菌效力反而随浓度的增高而下降,如70%~75%酒精的杀菌作用比95%的酒精强。

3、微生物的种类 由于微生物本身的形态结构及代谢方式等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其对消毒剂所表现的反应也不同。

4、温度及时间 一般消毒剂在较高温度下消毒效果较低温度下好。温度升高可以增强消毒剂的杀菌能力,并能缩短消毒时间。当温度增加10℃,酚类的消毒速度增加8倍以上。在其他条件都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消毒剂杀灭细菌所需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及其杀菌速度,同时也与细菌的种类、数量和所处的环境有关。

5、湿度 在熏蒸消毒时,湿度可作为一个环境因素影响消毒效果。用过氧乙酸及早醛薰蒸消毒时,相对湿度以60%~80%为最好。湿度太低,则消毒效果不良。

6、酸碱度(PH)许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均受消毒环境PH的影响。一般来说,未电离的分子较易通过细菌的细胞膜,杀菌效果较好。

7、有机物的存在 当微生物所处的环境中有有机物如粪便、痰液、脓汁、血液及其他排泄物存在时,由于消毒剂首先与这些有机物结合,而大大减少与微生物作用的机会,同时,这些有机物的存在,对微生物也具有机械的保护作用,结果使消毒剂的杀毒作用大为降低。所以,在消毒皮肤及创口时,要先洗净,再行消毒。对于痰液、粪便、动物圈舍的消毒应选用受有机物影响较小的消毒药物,同时应适当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延长消毒时间,方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

[ 打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