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统筹发展和安全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回顾总结了过去5年和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长远谋划和顶层设计。公安机关是维护安全稳定的重要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保驾护航。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决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方面,党的领导必须覆盖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党是我国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篇阐述“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指出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不断增强国家安全能力。社会安全治理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领域,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另一方面,社会安全受多种自然和社会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涉及政治、文化、民族、宗教等多种问题。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巩固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核心地位,明确了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大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为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政治保证,真正实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价值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司法体制改革成效如何,说一千道一万,要由人民来评判,归根到底要看司法公信力是不是提高了。”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要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其一,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必须为了人民,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给人民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其二,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必须依靠人民。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必须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深入了解一线实际情况、了解人民群众期待什么,用法律制度来保障人民深入参与社会安全治理的途径和形式。其三,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必须造福人民。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社会安全需求,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保障,真正实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其一,必须认识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是一项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系统工程。创新社会治理要在打击、化解、管理、服务、疏导、群防等方面下功夫,涉及机制完善、布局优化、基础夯实、方式创新等一系列改革内容,要最大程度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二,法治化是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法治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决定了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就必须推进国家治理法治化。
其三,法治体系建设是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要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也是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其一,必须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其二,要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立法人员必须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遵循规律、发扬民主、加强协调、凝聚共识的能力。执法人员必须忠于法律、捍卫法律,严格执法、敢于担当。司法人员必须信仰法律、坚守法治,端稳天平、握牢法槌,铁面无私、秉公司法。三支队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定位、靶向发力,共同绘就社会治理的蓝图。
其三,要多途径提高法治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与社会安全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学习教育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党的理论、政策、路线内容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完善法治队伍考核制度,构建全链条考核机制,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和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