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我们走在出彩路上 | 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0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如和煦的春风,吹遍中原大地,在驻豫全国人大代表、住豫全国政协委员和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河南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给予了充分肯定,又提出了殷切嘱托,我们要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继续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藏粮于地,牢守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要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说,我们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   杨来法说,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哪来的口粮。我们要像保护眼珠子一样保护耕地,杜绝各种侵占耕地和擅自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   藏粮于地,就必须有足够的耕地。近年来,我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确保全省耕地面积持续稳定在1.2亿亩以上。河南划定永久基本农田1.02亿亩,全省口粮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我省率先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高标准粮田建设,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粮田6163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明显提升。   藏粮于技,力促农业科技创新   “总书记对亿万中原儿女的关心和厚爱,进一步坚定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是做好‘三农’工作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武器和理论指南,让我们深受鼓舞。”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南省委主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实现我省粮食生产的优质、高产、低耗、节本、高效、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农民收益增加。具体来说,要走‘三良一长一品牌’的路子,即:采用优质的良种、科学优良的种植方法、高效优良的农业机械;农业产业链要拉长,深加工要跟得上;让全世界对河南农产品的品牌认知、认同、认可。这样才能使‘藏粮于技’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张震宇说。   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7%,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2.6%。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13年的57.8%提高到2018年的60.7%,粮食亩均产量由2013年的377.8公斤提高到2018年的406.4公斤。   优质小麦,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代表团的讲话,鼓舞人心,为我们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河南邦邦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帮林说,河南近年来以“四优四化”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邦邦公司顺应时代需求,推广种植优质小麦和优质花生,力求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邦邦公司立足我省小麦生产大县延津,在当地累计种植优质专用强筋小麦4万多亩。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到了我们农民的心坎上,以前种地虽然丰产但增收不明显,我们发展弱筋有机小麦种植之后,才算走上了增收路。”固始县三河尖镇翁棚村党支部书记黄永庆说,他流转1200亩土地种植优质专用小麦,施的是有机肥,打的是生物农药,专供贵州厂家生产名酒,每斤小麦能卖到1.6元。   近年来,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稳步扩大,由2016年的600万亩,发展到2018年的1204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已占到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1/7,位居全国第一。 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访全国人大代表、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柯杨 张向阳   “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对自己作为一名小麦科技工作者承担民族重任感到高兴和自豪,同时感到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许为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要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上下功夫,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作为农业大省、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近些年,河南围绕“农业强”的目标,调结构、提质量、增动力,加快推进“四优四化”。2018年全省粮食产量达到1329.78亿斤,实现连年丰收。“河南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近1/10,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4强。”许为钢说,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830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产区。“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在粮食生产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   “河南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书记希望我们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搞好粮食生产创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许为钢说,他和他的团队在小麦品种选育研发过程中,始终抓紧粮食安全不放松。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许为钢发现,优质小麦品种和普通小麦品种在产量上还是有差距的。“当时就把优质加高产确定为我们之后的研究方向。”许为钢说。   “2010年,我们解决了优质和高产的难题,优质小麦单产可达700斤以上。”许为钢说,能取得这些成绩,原因在于河南把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摆在重要地位,引导科学研究一直朝着正确的方向深入。   “这次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粮食安全方面承担的责任。今后我们要在粮食优质高产和环境改善上继续努力。”许为钢说。    科技创新“智”撑安全    ——访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亚辉 李凤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河南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对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校长张改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入学习和认真思考。”张改平说,“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我省寄予的期望和重托,将促使农业科技工作者奋力开创新时代河南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局面,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科技创新,积极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以牵头组建的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为依托,全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的示范标杆、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样板,为河南粮食十五连丰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支撑。   深入推进“百名教授千名学生”科教服务行动,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三区”科技人才培训,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   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进行乡村振兴理论探索,参与我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举办乡村振兴战略高层研讨会,开展乡村振兴师生大型调研活动,多渠道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为我省乡村振兴方案制定和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向定点结对帮扶的台前县派驻结对帮扶工作组和专家服务团,为台前县制定了五大产业发展规划,并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努力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改平说。 压实责任 守住红线   ——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运海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就要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3月9日,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刘金山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倍增干劲。我们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进一步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积极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新格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牢耕地基础。”      刘金山说,民以食为天,粮以田为本,耕地是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的基础,是支撑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根基。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去年1月我省印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坚守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我省实行“管控性、约束性、建设性、补救性、倒逼性、惩罚性”等六重耕地保护措施,建立了以耕地保护为首要任务的土地管理新格局,全省连续1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确保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生态有改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我省耕地保护目标是1.2035亿亩,截至目前,我省耕地保有量面积达到1.2166亿亩,比国家下达的目标多131万亩,耕地保护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在严格保护的同时,我省还在土地整治上下功夫,实施“土地整治1+N”行动,将土地整治与生态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结合,有效推动土地流转和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三产融合发展。“十二五”以来,我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400万亩左右,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态环境。   刘金山说,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抓牢压实各级责任,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征收征用管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四轮驱动”,坚持土地督察、土地执法监管“双管齐下”,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护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收储智能化 提高管理水平   ——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处处长朱保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若凡   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给我省的粮食收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流通与科技发展处处长朱保成说,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也面临新形势。从全国来看,粮食供给关系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从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供需缺口仍将刚性增长,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仍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粮食供给矛盾主要集中在供给侧,优质粮食供应不足。   朱保成说,我省是小麦的主产省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决定我省在今后的粮食行业管理、流通监管、储备安全等方面任务更加艰巨。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需求,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原则,通过建立“省级平台+智能粮库”的安全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基层粮库的可视化、智能化、动态化、便捷化、远程化和精准化管理,使全省粮食仓储管理和安全储粮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朱保成介绍,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能看到我省近2000家粮库和1000多家粮油加工企业的全部信息。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各骨干粮库的粮食温度、湿度等存储、保管和安全状况一目了然,实现了粮食流通“看得见,管得住”。目前,我省智能化升级项目基本完成,建成智能化粮库367个,其中257个实现互联互通。2018年,全省“一符四无”粮油率达95%以上。   按照规划,2019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加强对427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跟踪督导,支持产后服务中心对接需求,积极为种粮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优质服务,尽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适用、服务高效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网络。 种粮大户的“三个没想到”   ——访商水县魏集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春喜 通讯员 刘飞   3月9日,广袤的豫东平原,田野里绿意勃发。在商水县魏集镇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刘天华正和社员们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商水县种粮大户刘天华(右三)和小麦专家郭天财一行正在查看今年的小麦播种情况。   “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再回想合作社的发展历程,我有‘三个没想到’!”刘天华朴实地说。   “一是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这么关注!”刘天华拿着报纸,一字一句地给大伙儿念起来,“总书记指出,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这为我们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没想到,党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那么大!今年,政府部门对我们合作社给予了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补贴等。农业要发展,大型农机不可少。我们合作社的200多台大型农机,国家每台给予30%的补贴,可真是雪中送炭!作为回报,我们对村里的贫困户免收打药、犁地、收割等服务费,同时拿出25%的利润反哺村里,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刘天华言辞里透出恳切。   “三是没想到,我们合作社能发展得这么快!前几年我们还只是零星流转土地,现在发展到整村托管土地,把‘巴掌田’变成了‘黄金地’。今年,我们合作社已经和魏集、固墙、张明、郝岗4个乡镇的9个行政村签订了整村托管协议,既降低了土地投资成本,又提高了产量、价格和产品竞争力,一举四得!”刘天华笑容灿烂。   刘天华的合作社现已发展为集种植、管理、收储、销售、农机植保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经营面积3.7万亩,辐射带动周边乡镇4000多农户。合作社去年经营收入近3000万元,分红380多万元,被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刘天华说,“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下一步,我们合作社将联合全县1000多家合作社成立联体社,不仅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还要确保种农作物优质高效。”自信写在这个豫东汉子的脸上。
[ 打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