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术
一边倒果树栽培技术引进推广的可行性报告
本网讯 (通讯员 何连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日渐成为党和国家关注的热点,而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必须让农民群众富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在众多致富经里,说起种果树,不失为农民发农致富的又一法宝。传统果树种植技术见效慢、产量低、管理难、品质差,而山东省寿光“桃王”刘成德发明的一边倒果树栽培技术,2001年申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申报专利号:01127567·7,在2001年世界博览会上树杆象大拇指粗,栽种12个月结桃10余斤,引起多家媒体报道,7个省引进栽种。2002年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荣获金奖。
一、何谓果树一边倒技术
果树一边倒技术是以树型为基础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树型为主干型,向西或向南拉倒呈45度角倾斜,所有侧枝呈平面型生长,整个树体呈鱼刺状,整齐划一,至简至易。
果树一边倒技术适用于一切干性果树,包括桃、杏、李、苹果、樱桃、柿子、梨等。采用密植、矮化、早产种植方式,露地种植株距
二、一边倒技术的优势
1、结果快。果树进入丰产期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枝叶占不满地是绝对不会大丰收的,其他纺锤型、多层型、开心型等技术需要4—8年才能丰收。一边倒技术不需培养成大树干,2—3年保证占满地,3—4年必然大丰收,大棚桃更快,当年春天栽树,次年春天即可丰收。
2、产量高。一边倒树型枝叶全面均匀受光,上午叶子正受光,下午枝叶背面受光,单位面积受光率量高,光合作用合成养分多,积累高、果子大、产量高,丰产期一般为1万斤以上,最高可达2万斤。而其他技术内膛空,受光不良,营养制造少,消耗多(叶子见光制造养分,不见光消耗养分),产量低,一般为3000斤左右。
3、品质好。一边倒技术根本原理是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多,果子个个见光,所以果子大、端正,且色泽美、糖度高、品质好。而其他技术都有遮光现象,果子得不到足够的光照,有的几乎见不到光,果实色泽差、口感差、品质差。
4、易管理。一边倒树型树体矮、不必爬树,树下空间很大,人不但能在树下直立行走,而且可以使用小型拖拉机等机械化生产,因此授粉、疏果、套袋、施肥、修剪、打药、采果等极为方便,而其他传统技术果树高大,须爬到树上,树下空间很小、人不能从树下直立行走,更不能机械化作业,管理费工费时。
大棚果树与大棚蔬菜相比又具有很大优点:1、投入少,平时投资少,每年约为1200—1500元,是大棚菜的1/3—1/8;2、用工少,是大棚菜的1/10—1/20,冬暖棚拉草苫3个月(拱棚也可不拉草苫),施肥3次,浇水5—7次,打药4—5次,整枝2—3天,授粉10—30个小时;3、产量高,亩产5000—10000斤,桃、杏、李、枣栽后12—15个月丰收,樱桃、苹果、梨、石榴栽后24—32个月丰收;4、市场好,目前一边倒技术刚刚兴起,很多地方连听说都没有,就在我省种植面积也不多,豫北除南乐,其他均无此技术。所以物以稀为贵,供远小求,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根本不用担心滞销问题,若形成规模种植,外商上门收购,买果更容易了。目前南乐西邵乡种植面积在200多亩,今年4月上中旬成熟,外商上门争抢收购,每斤售价6元。现在当地又发展100多亩,农民都想趁早挣大钱。
三、果树一边倒种植技术简述
一边倒大棚栽培技术采用药物处理树体,高科技管理,掠夺性生产的方法,在春节前后(1—4月份)蔬菜大棚内栽植果树成品苗,以南北株距
四、效益分析
1、大棚桃:以1亩为标准建冬暖棚,所用材料水泥杆、铁丝、塑料布、草苫、卷帘机等2万,购苗500棵3500元,肥料1000元,地租800元,打药200元,人工开支2000元,合计投资27500元。大棚桃11月份建棚栽树,生长15个月亩产桃子7000斤,4月份上市一般批发价在5—8元,另外第一年棚内可种西瓜,亩产7000斤,可买4000元。
收益:
(1)第一年,每斤6元,亩产7000斤售价为42000,除去投资27500净剩14500,再加上西瓜收入为18500元。
(2)第二年,亩产10000斤,可以买60000元,除去正常开支4000元,净获利56000元。
2、拱棚:1亩为标准建拱棚,所用材料水泥杆、铁丝、塑料布、草苫、卷帘机等1万,购苗500棵3500元,肥料1000元,地租800元,打药200元,人工开支2000元,合计投资17500元,拱棚桃11月份建棚栽树,生长16个月亩产桃子5000斤,5月份上市一般批发价在3—6元。
收益:
(1)第一年,每斤售价4元,亩产7000斤可买28000元,除去投资27500为500,再加上西瓜收入为4500元。
(2)第二年,亩产10000斤,可以买40000元,除去正常开支4000元,净获利36000元。
3、露地:苗木220棵1540元,肥料1000元,打药200元,地租800元,人工支出1000元,共投入4400元,第一年亩产3000斤,第二年丰产亩产7000斤,6—7月份成熟上市,批发价为1.5左右。
收益:第一年收入4500元,除去开支,基本不剩钱;第二年,亩收入10500元,除去开支亩获利7500元。
五、推广价值
1、大棚桃:投入高,回报高,第二年进入丰产期后,收入按5万元/亩计算,全县若推广种植1000亩,共收入5000万元。
2、拱棚桃:投入稍低,回报稍低,第二年进入丰产期后,收入按3万元/亩,全县若推广种植1000亩,共收入3000万元。
3、露地桃:投入少,回报偏低,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后,收入按7500元/亩计算,全县若推广种植1000亩,共收入750万元。
目前,果树一边倒技术处于刚起步阶段,市场前景看好,如果尽早引种推广,将会给我县农业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县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将会走在豫北及至周边地区的前列。
六、我国种植业的发展方向
作为农民,搞生产需要钱,抚养子女需要钱,子女上学需要钱,赡养老人需要钱,盖房子需要钱,生病就医需要钱,年轻人娶媳妇需钱,中国面临着老龄化的社会问题仍然需要钱,这些钱从哪里来?种10备粮食能供得起一个大学吗?不种粮食社会不稳,都种粮食农民不富。世界上每100人中就有21个中国人,而且中国农业人口又占70%以上,13亿人口有9亿农民,这个庞大的主流人群何以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富裕?何时“三农”问题解决了,繁荣富强的现代化也就实现了。然而WTO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严峻的形势,看一看发达国家的粮棉生产,就能感受到我们所承受的压力。
第一,例如,美国可耕地面积远远多于我国,而其人口只有2亿多,农业人口更少,只有200多万,农业人均可耕地面积多达几百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人均可耕地面积更多。而我们9亿农民比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农业人口总和还要多,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2亩。
第二,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者拥有这么多的土地如何耕作管理?一是闲置轮作,即耕作几年后,闲置一年。二是粮棉生产大机械化生产。而我们的粮棉生产还处于半机械化半人力的状态,尚未摆脱小农经营方式。
第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低,例如:他们的农业生产者购得100斤尿素只需20元左右(折合人民币),而我们的农民购得100斤尿素则需90元左右。其它化肥、农药、农膜、水电同样如此。
因为他们投入成本低,而且耕地面积广阔,每个生产者的年获量很大,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粮食按0.3元/斤出售,即使是微利,也能获得较高收入。而我们的农民不用说按0.3元/斤出售会亏本,纵然按目前的市价售粮,在肥活的土壤上按吨粮田折算,亩收入也不过1000元,这还没有扣除劳动力投入。
农业生产中,主导种植业不外于粮、棉、果、菜四大类,而茶、桑、林、麻、花、药、油、烟等都不可能成为主导种植业。从事主导种植业的农民占了主流,主流农民如何在主导种植业中找到致富的出路?加入WTO后,如果有朝一日国外质优价廉的粮棉涌入国门,那么我们的农民如何应对?这时就体现出了水果和蔬菜种植业的优势来。
水果和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大机械化生产派不上用场,基本上靠人力生产,这正是我们的优势产业。在发达国家,每个劳动工日需支付300—500元(折合人民币),每亩水果全年用工20—30个,那么每斤水果仅劳动力成本就在2元左右,这个价格对我国农民来说,就有很高利润可赚,亩收入万元以上,而对外国生产者来说,会造成严重亏损。粮食0.3元/斤他们会盈利,水果2元/斤他们会亏本,这就是世界各地区域间的差异。就当前而言,事实上,我们的水果价格只是美国的1/7、西欧的1/4,如果我们的水果价格能上升到美国1/4、西欧的1/2,那么我们的农民何愁不富?WTO是最公平的,谁帮我们打破这个久封的贸易壁垒?那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我们靠什么?第一,以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和产品的外向化;第二,以科技创新提高产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第三,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活动力。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水果产业将成为我们一体化的区域经济。封锁的世界开放了,地球将变成一个小村庄,中国将成为真正的“国林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