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
优秀党务工作者张占玺同志先进事迹
——张占玺同志先进事迹
张占玺,男,汉族,大专学历,1964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参加工作,199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2年6月至今任范县残联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虽然身体残疾,但他始终自强不息,工作30年来,他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团结带领残联一班人,真情关心关爱残疾人、挚爱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强力实施扶残助残惠民工程,用平凡和奉献展现了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英雄本色。
他带头学习提高、自觉锤炼、提升服务党务工作能力。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十分注重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学习,坚持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的前瞻性和工作的创造性。
带头争创佳绩,执著追求,做好党务工作战斗员。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党员干部中树立了榜样。作为县残联党务工作者,他积极组织开展党务工作,创新载体,健全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县残疾人事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残疾人工作点多面广,残联服务的对象是特殊的群体,自身作为一名残疾人,深知开展好残疾人工作的真谛。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怎样为残疾人谋利益就是他的座右铭,并激励他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
刚到残联工作时,残联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十几个人挤在不足60平方米的破旧办公室内,许多工作都难以开展。面对困难,他不顾自身残疾,不怕跑腿磨嘴,多次向县政府和上级残联反映,求得领导理解支持。2003年,他筹资120万元,并克服右脚痛苦,坚守在建筑工地,建起了范县残疾人康教服务中心大楼。残疾人服务大楼的投入使用,不仅结束了全县没有残疾人服务场所的历史,还极大改善了残疾人工作的服务环境。
为提高残疾人劳动就业水平,他精选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成立县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阳光技校,开设了电脑、电子、养殖等适合残疾人就业的专业,免费对1600名残疾人实施培训,使近千名残疾人实现自主创业。目前,范县的盲人按摩师已分布在全国各地,范县盲人按摩培训已成为培训工作的亮点。
助困善举,串起爱的链接。组织开展扶残助残系列活动,活动中他率先垂范,携带家属到贫困残疾人家中慰问看望,个人资助盲人王凤帅开办按摩店,资助残疾人胡化香买电动三轮车卖蔬菜等件件事情已被传为佳话。积极争取白内障复明专项资金160万元,使全县252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并走上自食其力的道路,范县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
“扶残励志”活动是张占玺创新工作的又一亮点。每年他都组织机关党员、爱心企业、社会各界开展形式多样的“扶残励志”活动,激励残疾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10年间,共资助30多名贫困家庭残疾大学生和1000余名残疾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为做好残疾人救助工作,他积极争取捐赠轮椅、助残济困等诸多项目在范县实施,使900名严重下肢残疾人捐赠了轮椅,为127名残疾人免费安装了假肢,培训聋儿、智力残疾儿童及其家长200多人,全面提升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为打造残疾人服务强势服务机关,他狠抓机关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推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建设了县残疾人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中心,成立肢残人、盲人等5类专门协会,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在全县12个乡镇配备残联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在全县587个行政村设立村残疾人协会,为乡镇残联统一配备电脑、不锈钢联椅等服务设施,在12个乡镇卫生院和60余个重点村设立康复室。在全省率先推进“两大体系”建设中,主动争取使范县被纳入全省“两大体系”建设率先推进县。积极争取投资1000万元的残疾人托养和康复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启动建设,并被县委、县政府列为全县重点工作之一。
凭借着一份对党的无限忠诚,张占玺历尽艰辛,无怨无悔。
眷恋着一份对工作的挚爱执着,张占玺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在他的带领下,范县残疾人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先后获“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等3项国家级荣誉、“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等6项省级荣誉;连续7年获“市残疾人工作先进县”,连续7年被评为“县全面工作先进单位”。他本人也先后获“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个人”,“全国残联系统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省残联系统先进个人”,“濮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特别是2009年,县残联被国务院残工委命名为“残疾人之家”,他曾参加表彰大会,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接见。
奋斗没有休止符。面对成绩张占玺没有止步,而是正带领残联一班人在向更高目标奋进。